本文來自:華爾街見聞,作者:李丹,題圖來自:AI生成
芯片巨頭的“王座”輪轉在美股主要藍籌股指中得到體現。
美東時間11月1日周五美股盤后,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公布,將英偉達(股票代碼:NVDA)納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,取代道指目前的芯片業成分股英特爾(代碼INTC)。同時公布的道指另一成分股調整是,Sherwin-Williams Co.(代碼:SHW)將取代陶氏化學(代碼:DOW)。
公告稱,以上調整從11月8日下周五美股開盤前開始生效。也就是說,下周五,英偉達就正式成為道指的成分股。屆時,道指將囊括目前市值超過3萬億美元的所有三只個股:蘋果、微軟、英偉達。
公布調整后,英偉達股價在美股盤后漲幅持續擴大,目前盤后漲超3%,英特爾股價盤后跌幅擴大,盤后曾跌超2%。
截至本周五(11月1日)收盤,英偉達市值約為3.32萬億美元,英特爾市值接近990億美元,不到英偉達的3%。這還是在英特爾公布向好財報后在11月1日大漲7.8%的結果。
截至周五(11月1日)收盤,今年初以來英偉達股價累漲逾173%,英特爾累跌近54%。
將近兩年前OpenAI推出ChatGPT,掀起了這輪人工智能(AI)開發應用熱潮。AI芯片巨頭英偉達正是這波熱潮的大贏家,成為AI概念股的寵兒,今年2月被高盛交易員譽為“地球上最重要的股票”。
今年5月,美銀報告稱英偉達為“AI淘金時代的賣鏟王”,認為無論微軟、谷歌,還是別的哪家公司在AI競賽中獲利,英偉達都處于有利地位。
道理很簡單,1850年代淘金熱期間,出售鏟子的商人比真正的淘金者賺得更多。與其試圖在AI競賽中選出一個贏家,為什么不直接購買一家為所有AI競賽選手提供必要硬件的公司呢?
美銀報告發布不到一個月后,英偉達的市值就在6月初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,成為繼蘋果和微軟之后第三家躋身市值3萬億的公司,6月曾短暫登頂全球第一。上周五(10月26日)盤中,英偉達的市值一度超越蘋果、差點搶下最高市值公司寶座。
與英偉達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英特爾今年面臨著公司成立56年來罕見的重大危機。
今年8月初,英特爾發布了被分析師稱為“有史以來最糟糕收益報告”的第二財季業績,收入倒退回了2010年代中期,營收同比不增反降1%,第三財季的營收指引最高下降11%,而分析師預期增長超1%。公司還宣布將裁員約1.5萬人、約占公司員工總數的15%以上,從四季度起,1992年來首次暫停派息。
此后傳出的一些消息顯示,英特爾正在積極醞釀方案“自救”。9月英特爾董事會會議上考慮了多種戰略選項,既有縮減數十億美元的工廠項目,又有出售部分子公司,包括此前收購的Mobileye和Altera,甚至可能將核心業務拆分為獨立公司。
本周四(10月31日)盤后,英特爾公布的第三財季業績終于讓華爾街眼前一亮,三季度總營收同比下滑的幅度低于預期,而且數據中心的收入超預期增長9%。英特爾提供的指引比華爾街預期樂觀,預計四季度營收133億至143億美元,中值高于分析師預期的136.3億美元。
財報公布后首個交易日,11月1日英特爾股價大反彈,刷新10月14日以來收盤新高,抹平將近三周來跌幅。
本文來自:華爾街見聞,作者:李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