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:家姻心理,作者:LQY,責編:盧思伶,編輯:甄卓,頭圖來自:AI生成
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:家姻心理,作者:LQY,責編:盧思伶,編輯:甄卓,頭圖來自:AI生成
近期,《再見愛人4》是廣大網友們茶余飯后熱衷談論的節目,其中麥琳和李行亮的“犧牲式婚姻”更是關注的焦點。麥琳提到年輕時她為了李行亮做出了很多犧牲,其中就有為了家庭放棄工作。
在現代社會中,家庭與工作的沖突成為許多伴侶之間的難題。尤其是當需要為了家庭而放棄工作時,男女的考量和感受往往大不相同。做出選擇不僅僅涉及濟利益,也涉及心理權衡。
那么,女性和男性在犧牲觀念上的差異來自哪里?這種差異對人們產生了什么影響?《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》上的一項研究探討了這一問題(Villanueva-Moya & Expósito, 2023),有助于我們了解男女在犧牲中的不同視角。
什么是犧牲?
犧牲是指為了伴侶或關系的利益,放棄個人利益(Righetti et al., 2022)。小到放棄與朋友聚會,大到為了伴侶搬遷或放棄工作等(Visserman et al., 2022)。犧牲涉及動機、感知成本與收益等復雜的心理因素,在兩性之間的表現和感受上存在顯著差異(Righetti et al., 2020)。
犧牲中的性別角色: 女性更傾向于為家庭犧牲
根據性別角色理論(Eagly & Wood, 2016),女性通常被期望以家庭為優先,而男性則傾向于追求職業發展。盡管社會在進步,但性別角色的影響依舊深刻。當人們的行為符合性別角色時,通常會受到社會認可;而當偏離時,往往會面臨負面評價。尤其是女性在偏離傳統家庭角色時,會遭遇更大的社會壓力(Sutherland, et al., 2015)。
研究發現,當家庭和工作產生沖突時,女性更多地選擇放棄工作以履行照顧責任,而男性則傾向于繼續工作。這一模式讓家庭責任常常集中在女性身上,形成一種“隱性”社會期望(Xue et al., 2020)。Villanueva-Moya and Expósito (2023)發現為家庭犧牲工作時,女性和男性對于犧牲收益和成本的感受表現出一定的差異。
男女的心理效應差異:誰的犧牲感更強烈?
1. 感知收益:誰犧牲受益更多?
如圖所示,研究發現,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,均認為自己在工作上做出犧牲比伴侶做出犧牲更有收益:M男性(自己做出犧牲) = 5.85, SD = 1.15; M男性(伴侶做出犧牲) = 4.41, SD =1.81, M女性(自己做出犧牲) = 5.04, SD =1.65; M女性(伴侶做出犧牲) = 4.28, SD =1.64。并且男性在自我和伴侶做出犧牲的感知收益之間差異更大。這一結果可能標志著性別平等取得了一些進展,似乎標志著男性開始更多地參與家庭責任。
2. 感知成本:誰犧牲承擔更多?
如圖所示,在感知犧牲成本上,女性傾向于認為伴侶犧牲工作比自己犧牲工作更有代價:M女性(伴侶做出犧牲) = 4.16, SD =1.96,M女性(自己做出犧牲) = 3.71, SD =1.84; 而男性感知到自己和伴侶做出犧牲的成本無顯著差異。M男性(自己做出犧牲) = 3.87, SD =1.79,M男性(伴侶做出犧牲) = 3.66, SD =1.94,但仍有趨勢顯示男性認為自己為家庭犧牲工作成本更高。這反映出女性在“被照顧者”和“照顧者”角色之間的微妙心理權衡,即當伴侶放棄工作時,她們可能會感受到更多的負擔和責任感。
3. 真實性與滿足感:誰覺得更“真實”和“滿意”?
后續研究結果還表明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:
(1) 女性認為為了家庭而犧牲工作更有好處,并且更愿意為家庭犧牲工作;而這在男性身上卻沒有發生。
(2) 女性和男性都認為,如果女性在工作上做出犧牲,她們會感到更符合真實的自己以及性別角色。
(3) 女性若在高承諾度和高滿意度的伴侶關系中選擇為家庭犧牲工作,她們會覺得這是為了家庭做出的“正確選擇”,從而對生活更滿意。而男性在做出同樣犧牲時,未能表現出相同的效應。
綜合來看,雖然男性和女性都認為犧牲工作對雙方都有利,但當為了家庭而放棄工作時,女性更被期望和傾向于去做出犧牲(Xue et al., 2020)。這些結果表明女性仍然被認為是負責照顧他人的人,遵循她們作為照顧者的角色。這顯示了在角色的期望下,女性更容易獲得“犧牲的滿足感”。
性別社會化依然根深蒂固,不僅他們的伴侶認為她們應該對這些任務負責,而且女性自己也相信這一點(此研究的結果基于西班牙人群得出,還有待在其他人群進一步檢驗)。
4. 面對工作-家庭沖突可以做些什么?
雖然男女在犧牲中的體驗差異明顯,但這并不意味著無法調和。關鍵在于家庭內部的溝通和支持,確保在犧牲時雙方都能被理解和認可。
共同討論與決策
夫妻雙方可以在決定犧牲前,討論各自的想法、擔憂和期望,確保理解彼此的犧牲感。開誠布公的溝通能夠減少誤解,增進關系中的信任和支持。
營造積極反饋的家庭氛圍
對于承擔更多家庭責任的一方,另一方可以通過正向反饋,例如表達感激、分擔家務,來支持彼此的犧牲。這種積極反饋不僅是對付出的認可,更能讓承擔犧牲的一方感到自我價值。
探索靈活的職業和家庭角色
雙方可以探索兼職、遠程工作等靈活模式,找到事業和家庭的平衡點。適當分擔家庭責任,也能讓彼此擁有更多機會重返職場,實現自我價值。
寫在最后
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,放棄工作為家庭付出時都需要對彼此的犧牲感有更深的理解。家庭的和諧不僅在于彼此在經濟上的支持,更在于情感的共鳴。若男女雙方能從“犧牲”中看到彼此的付出,共同努力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平衡,這種犧牲將不再是關系中的負擔,而是通向更美好關系的橋梁。
參考文獻
Righetti, F., Sakaluk, J. K., Faure, R., & Impett, E. A. (2020). The link between sacrifice and relational and personal well-being: A meta-analysis.Psychological Bulletin, 146(10), 900–921. https://doi.org/10.1037/bul0000297
Righetti, F., Visserman, M. L., & Impett, E. A. (2022). Sacrifices: Costly prosocial behavior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.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, 44, 74–79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opsyc.2021.08.031
Villanueva-Moya, L., & Expósito, F. (2023). How Do Women and Men Perceive the Sacrifice of Leaving Work for Their Families? A Cost–Benefit Analysis.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, 01461672231195331. https://doi.org/10.1177/01461672231195331
Visserman, M. L., Muise, A., Righetti, F., Horne, R. M., Le, B. M., C?té, S., & Impett, E. A. (2022). Lightening the load: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fosters more positive appraisals of relational sacrifices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123(4), 788–810. https://doi.org/10.1037/pspi0000384
Eagly, A. H., & Wood, W. (2016). Social role theory of sex differences. In N. Naples, R. C. Hoogland, M. Wickramasinghe, & W. C. A. Wong (Eds.), The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gender and sexuality studies. Wiley-Blackwell. https://doi. org/10.1002/9781118663219.wbegss183
Sutherland, C. A., Young, A. W., Mootz, C. A., & Oldmeadow, J. A. (2015). Face gender and stereotypicality influence facial trait evaluation: Counter-stereotypical female faces are negatively evaluated.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, 106(2), 186–208. https://doi.org/10.1111/bjop.12085
Xue, B., Fleischmann, M., Head, J., McMunn, A., & Stafford, M. (2020). Work-family conflict and work exit in later career stage.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: Series B, 75(3), 716–727. https://doi.org/10.1093/geronb/gby146
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:家姻心理,作者:LQY,責編:盧思伶,編輯:甄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