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:圖數室,作者:圖數室,頭圖來自:AI生成
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:圖數室,作者:圖數室,頭圖來自:AI生成
換個燈泡收費300元,通個馬桶敢要1000元,10元下單“衛生間防水維修”,上門后報價卻要4700元,正版產品被替換成盜版,李逵變李鬼......上門維修的坑,可謂讓人防不勝防。
在投訴平臺上,近30天,關于上門維修的投訴共計41469條。“天價維修”、“小病大修”、“收費標準模糊化”、甚至是“山寨售后”層出不窮,消費者吃虧上當有苦難言。
上門維修為啥這么坑?消費者如何在這場信息不對等的博弈中保護自己的權益?
上門維修有多少坑?
家裝日用品損壞已經夠讓人焦頭爛額了,上門的維修師傅卻還仗著消費者“不懂行”獅子大開口,坐地起價。被“架”起來的消費者,只能自認倒霉,花錢買教訓。
上門維修,著實是給人“上了一課”。
在微博,上門維修的套路問題總會掀起一波一波的討論,#價值300元遙控器維修費1776元##廚房管道漏水被收9000元維修費##上門維修背刺打工人#等話題接連登上熱搜榜,引發千萬閱讀。
從中國消費者協會歷年投訴數據來看,家政維修始終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之一。在黑貓投訴,近30天,關于上門維修的投訴共計41469條。2018年年初至2023年8月,北京法院審結涉家電維修案件268件,其中刑事案件6件,民事案件262件。
具體到消費者最不滿意的問題,正是“亂收費”。
2023年消費者對互聯網家居售后服務平臺各項服務、活動的滿意度調查顯示,消費者對服務費用的滿意度最低,整體評分為4.1,4%的消費者對服務費用的滿意度僅有2分。
以啄木鳥家庭維修為例,作為國內行業規模最大的家庭維修平臺,啄木鳥家庭維修在近30天里被投訴124次,也就是說,平均每一天,啄木鳥就會收到4個投訴。而消費者投訴最多的就是亂收費問題。
招股書顯示,在2021年、2022年及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個月,啄木鳥每筆訂單平均交易額在231.8元、243.5元、254.4元。看上去價格透明合理,但實際上,“裝個螺絲388,修個空調要上千”,上門維修成了“價格刺客”。
天下苦“啄木鳥”們久矣。
一份關于消費者維修痛點的調研顯示,94%的消費者都在家電維修時踩過坑。超五成消費者在維修家電時遇到過收費過高、缺少配件的情況,另外超三成消費者面臨過虛構故障,過度維修的情況。
有機構預測,2025年中國家庭服務總支出將達到2.1萬億。而作為家庭服務行業的細支,家庭維修無疑也是一片巨大的藍海。
只是,目前消費者對家庭維修普遍信任不足,作為連接消費者和維修工人的“橋梁”,家庭維修實則機遇與挑戰并存。
上門維修有哪些坑?
上門維修要交學費的地方真的不少。
一項關于“在家政維修服務上,你踩過哪些坑?”的調查顯示,項目、價格不透明排在第一位,獲選率為50.3%,之后是服務中臨時加價,占比45.0%,服務中存在隱形項目,占比43.2%。
有維修師傅曾透露,不愿意在電話里報價,是因為如果報了價格,客戶覺得高,那么錯失單子。只要能上門,客戶出于面子也可能會選擇維修。他還表示,有的平臺會提供統一的報價器,但有的師傅為了提高利潤,報價時就會把平臺的抽成費用再加上,價格就要比市場價要高很多。
這也是為什么一談到維修踩坑,消費者最先吐槽的就是價格。
為什么消費者總能精準踩坑?消費者找外部維修,正是因為缺少專業知識又急于維修補漏,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,消費者始終處于弱勢地位。
這就造成了當維修人員過度維修、小病大修?時,消費者也看不出有什么問題。加上收費標準模糊化、一些山寨售后?時有發生,消費者防不勝防。
為啥很多消費者只能吃啞巴虧?發現問題后,消費者不能維權嗎?
調查顯示,沒那么簡單。51.7%的消費者根本不了解市場價格,也根本不清楚是否踩坑,哪怕有疑慮也會因為礙于面子、急于解決麻煩等因素,乖乖付款。
其次是擔心個人信息泄露,產生后續麻煩,占比51.6%。另外,48.7%的受訪者認為是商家未提供發票收據,缺乏證據,45.9%的受訪者表示耗費時間、精力,維權成本高。其他還有:缺少可靠有效的舉報投訴渠道(37.1%),處罰機制對商家威懾力有限(17.9%)。
上門維修為啥這么坑?
想知道上門維修“坑人”的原因,還得探究它的商業模式。
目前市面上的主流維修平臺,大部分采用O2O(Online To Offline)模式,即線上到線下,核心在于通過線上的平臺吸引用戶,引導用戶在線下享受服務。
啄木鳥等維修公司作為平臺方,并不雇傭維修工人,而是起到一個接活中介的作用。這種合作形式非常靈活,平臺不僅無需負擔工人的成本,還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抽傭,作為信息服務費,也就是說,師傅干得越多,平臺賺得越多。
對于平臺來說,高昂的獲客成本,降低了平臺利潤率,必然要從客戶身上找補回來。比如,從啄木鳥招股書來看,今年1~9月,該公司流量獲取開支占了收入的27.1%,廣告及品牌開支占比12.8%,合起來相當于,銷售及營銷開支占了收入的四成左右。
那么,平臺對維修工的抽傭比例有多高呢?從啄木鳥招股書透露的數據來看,接近四成。
縱觀該平臺近年的“服務收入”,在“服務總交易額”占比穩定在35%及以上,可以簡單理解為平臺對工人的抽傭比例在35%以上。不僅如此,通過平臺完成服務訂單產生的收入中,還包括維修過程的產品銷售收入,如果加上這部分,平臺的收入可占到實際收費的40%左右。
對比其他互聯網服務平臺,維修行業35%以上的抽傭比例,顯然是非常高的。據媒體公開報道,網約車平臺如滴滴的抽傭比例為29%,外賣平臺美團、餓了么的抽傭比例在22%~26%。
這就不難理解,為何雖然是明碼標價,維修工人總是想盡辦法要小病大修、巧立名目,報出虛高的離譜價格了。而平臺作為直接受益者,也對價格亂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,甚至慫恿縱容。
除此之外,出于訂單量的壓力,平臺方通常還會降低工人的審核準入門檻,導致這一行服務水平參差不齊。
據中國家電維修協會的數據報告,目前,我國家電服務維修行業的從業人員有20多萬,其中80%學歷為高中及以下,持高級工證書的僅占10%,維修技術人員普遍沒有接受過系統化的家電維修培訓。
啄木鳥招股書也提到,即使在低壓電力工程及高空工作服務訂單,都有很多“可能不具備必要資質的工程師”承擔,數量為每年少說十幾萬,多則二十多萬份,2024前半年已經達到14萬份。
如此龐大的訂單量,僅占比不到5%,近年來僅有3起工作安全施工中收到處罰,共計罰款16萬元人民幣,“該等情況并未對我們的業務或經營產生重大影響”。
維修平臺本應是城市生活的便利助手,竟意外變身“刺客”。
馬桶修不好,感情受傷,錢包還遭罪……深受背刺的客戶,回過頭看這句“除了感情啥都修”的宣傳語,是否會被這種黑色幽默,逗出一聲苦笑。
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:圖數室,作者:圖數室
支持一下 ??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