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州嘏闻商贸有限公司

這些“短新聞”應用,正在試圖挑戰抖音
2021-08-05 07:38

這些“短新聞”應用,正在試圖挑戰抖音

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:愛范兒(ID:ifanr),作者:梁曉憧,原文標題:《沒有視頻,不能點贊,這個產品卻想用抖音的方式讓你上癮》,題圖來自giphy


對你來說,新聞是快消品嗎?


如果把它比作食物,你更喜歡重口味還是少油減鹽?是狼吞虎咽還是細細咀嚼?你會出門探索美食,還是等外賣 APP 為你推薦猜你口味?



路透社新聞研究所《2021 數字新聞報告》顯示,目前,73% 的受訪者正在使用手機獲取新聞。


有人把新聞刷成抖音,也有人愿意停下來打破砂鍋問到底。你如何消費新聞,其實就是在如何看待世界。


算法負責投喂,你只管刷?


一個人對新聞的消費能有多快餐?你得看看 Inshorts。


將每條新聞濃縮在 60 個字以內,讓算法為你量身挑選今天讀什么,誕生于 2013 年的新聞資訊平臺 Inshorts,現在已經成為印度本土最受歡迎的新聞類應用之一。


圖片來自:Inshorts


信息爆炸的時代,注意力被爭奪,Inshorts 認為,年輕一代非常忙碌,60 字短新聞足以讓他們快速了解世界正在發生什么,創始團隊甚至說,“我們不希望用戶在新聞上花的時間多于 15 分鐘。”


在這里,所有短新聞由一個名叫 Rapid 60 的算法進行縮寫。AI 會觀察記錄你的使用行為、你在每條新聞上花費的時間、你設置的興趣偏好……以此形成屬于你的 0-1000 分評分系統。最終,得分更高、更符合你口味的新聞會出現在信息流(也有例外:比如,編輯給某條新聞打了 1000 分)


打開 APP,眼前每條新聞,似乎都跟抖音視頻有著同樣的命運:算法負責投喂,你只管快速消費并把它刷走,“已閱,走你,下一條!”


用 Inshorts 看新聞的體驗:刷刷刷!


這絲般順滑的體驗,熟悉的手感,優美的弧線,確實很難讓人不想起前一天晚上,在被窩里刷兩小時奧運話題和袋鼠搖手的快感。


此刻,我只想晃著 Inshorts 創始人的肩膀問:新聞到底做錯了什么,你為什么要“刷”它?


等等,“刷”是原罪嗎?


抖音大大小小的交互細節,能讓你大腦中的多巴胺激增,出現“行為上癮”。


有趣的視頻內容帶來感官刺激,全屏沉浸的體驗放大愉悅,算法的投喂讓人保持期待。抖音就像是一臺明目張膽的老虎機,你永遠猜不到下一條會是什么內容,下一次手指上滑會不會有驚喜。


Inshorts 利用的,也是同款“無法預知的積極反饋”。創始團隊曾經在采訪中透露,這種輕松直白刷新聞的方式,比滿屏新聞標題跳轉更能吸引用戶閱讀,甚至單篇新聞停留時間長達 4-5 倍。


能讓更多印度朋友變成喜歡讀新聞,刷到上癮似乎也是一種勝利。但細思極恐的是,這一切都建立在 60 字短新聞的前提下:信息有限且簡短,讀完還來不及思考,新聞就已經被靈活的大拇指刷走了。


如此循環往復,一個人對世界的觀察只會永遠停留在表面。


圖片來自 giphy


不管是抖音還是 Inshorts,“刷”帶來的除了快感,還有一種掌控的錯覺。


你以為你是嚴格的守門人,正在批改算法提交的“作業”,為感興趣的內容打勾點贊,對不喜歡的內容殘酷刷走?事實上,你很可能只是在算法定制的“信息繭房”里徒勞打滾而已。


一些其他意見,要不也聽聽吧


同樣是短新聞資訊平臺,Brief 選擇了另一條路子。


這款去年推出的 APP,一面世就宣告天下,說自己有雄心壯志,想要解決新聞過載、媒體偏見和信息繭房的問題。


圖片來自:Brief


Brief 認為人類編輯的判斷不可替代,堅持每條短新聞都由人工挑選撰寫,稱他們的算法不會對讀者投其所好,只會為所有人提供相同且重要的報道信息。


另外,Brief 還為每一條新聞附上報道來源、相關背景、多方觀點和完整時間線。這些操作聽起來比傳統媒體還傳統,比博士寫論文還嚴謹,甚至稱得上“文藝復興”。


以“美國 CDC 修改室內口罩令”這一則新聞為例,你可以通過時間線了解前因后果,看美國這 1 年多的疫情相關措施。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 2020 年 3 月,特朗普考慮對紐約州實行隔離措施,并圍觀政客和學者對此的唇槍舌戰。


新聞頁(左)、時間線(中)、多方觀點(右)


體驗下來,我發現用 Brief 讀新聞,就像是拿到了一本極其貼心的教輔材料,它把陌生的課題解析寫得清清楚楚,等著你去探索;也像是站在了思維導圖的正中央,它指引了一些方向,但不打算太限制你延伸的廣度和深度。更像是站在了古希臘的廣場上,耳邊是關于新聞事件的各種聲音,它們都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。


但人類編輯的選擇,就一定優于算法嗎?Brief 團隊里只有 4 個人,每天大概只更新 10 條新聞,看了兩三天后讓人不禁思考:某種程度上,我是不是被邀請進入了這 4 位朋友為我創造的信息繭房?


可惜,沒時間再細品了。最近 Brief 團隊被 Twitter 所收購,這個“古典又精英”的新聞 APP 目前已經停更了。


你在高效利用科技,還是機器正在馴服你?


算法還是人類?單一信源還是多元聲音?瘋狂上滑還是停頓思考?


不管你在如何消費新聞,都逃不過一個大趨勢:跟詳實的長報道相比,我們越來越喜歡閱讀短內容了。移動互聯網和手機的“最佳搭檔”,正讓我們看世界的方式變得碎片化、娛樂化。


圖片來自 NYTimes


回到 PC 年代,2006 年,技術工程師 Aza Raskin 剛設計出“無限向下滾動”,來取代網頁的“左右點擊翻頁”。當時他認為這樣的交互更人性化,不會打斷閱讀思路。12 年后,他在接受 BBC 采訪時表示內疚,稱沒想到這一創新會在日后被應用得如此上癮,讓人們看手機的時間遠超必要。


如果你不給大腦時間來控制沖動,你就會繼續刷下去。


今天,任何人拿到一部手機,不需要過多學習就可以快速“刷”起來。這個手勢,成了一種當代心照不宣的默契。


一張有味道的 gif,圖自電影《寄生蟲》


聊起“刷”新聞這一話題時,頭部 up 主喬納森何跟我分享了某天偶遇的、讓人警惕的一幕:


在公共場合里,3 歲孩童捧著手機刷抖音,聲音大到讓所有路人都不得不在意。大概是小朋友刷到了一條很喜歡的視頻,他將它重復播放 3 遍,一遍又一遍,回味無窮。


從小開始接收高強度的多巴胺刺激,沉迷在“刷”的快感里。這些游戲般“無法預知的積極反饋”,將如何塑造下一代年輕人的行為和思考模式?這又算不算是機器正在馴服人類的經典一幕?


一開始,我們為了高效,向算法讓渡自主探索和選擇的樂趣。然后,我們讓渡思考的能力。最后,我們的喜怒哀樂,都由眼前這塊 6 英寸左右的小屏幕所掌控。這種《黑鏡》式劇情聽起來荒誕,但一直在我們身邊發生。


保持清醒,保持思考。追逐和解鎖互聯網新姿勢的同時,別忘了保有一些站在古希臘廣場、停下來傾聽思索的“返祖”能力,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共同的課題。


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:愛范兒(ID:ifanr),作者:梁曉憧

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虎嗅立場。未經允許不得轉載,授權事宜請聯系hezuo@huxiu.com
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,請聯系tougao@huxiu.com
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,都在 虎嗅APP
贊賞
關閉贊賞 開啟贊賞

支持一下 ??修改

確定
赌博机器| 新世纪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| 百家乐娱乐网官网网| 百家乐平台信誉排名| 百家乐官网赌场规则| 网址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| 百家乐官网娱乐官网| 安图县| 大发888官网 官方| 百家乐最好的平台是哪个| 玩百家乐官网澳门皇宫娱乐城 | 百家乐官网棋牌游戏币| 宁晋县| 亲朋棋牌捕鱼技巧| 新葡京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| 太阳城百家乐官网杀祖玛| 保时捷娱乐城| 大发888娱乐场怎么才能赢到钱| 百家乐真钱送彩金| 百家乐官网高手的心得| 长沙市| 鸿运国际娱乐城| 大发888提款怎么提| 百家乐平台有什么优惠| 在线百家乐怎么下注| 百家乐官网策略网络游戏信誉怎么样| 百家乐官网如何玩法| 元游棋牌游戏| 大发888娱乐城客户端迅雷下载| 诸子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| 申请百家乐会员送彩金| 网上百家乐看牌器| 星河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| 百家乐官网赌场论坛在线| 足球博彩网| 大发888网站是多少呢| 威尼斯人娱乐城游戏| 威尼斯人娱乐城官方网址| 碧桂园太阳城二手房| 威尼斯人娱乐网开户| 百家乐天下|